8月24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与yh533388银河联合承办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25年会“人民调解与信访社会工作”分论坛在华南农业大学成功举办。
本次分论坛聚焦新时代背景下人民调解与信访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实务机构的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代表共50余人参与。论坛围绕人民调解制度的演进、社会工作介入路径、信访工作机制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熊贵彬教授主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长、北京大学马凤芝教授致辞。马凤芝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社会治理中存在“法律的迷思”,即过度依赖法律条文而忽视人的复杂性与社会关系的修复。她结合自身在海淀法院从事司法社会工作的丰富经验,强调社会工作在调解中注重沟通、协商与人文关怀的独特价值。她呼吁打破“法律万能论”的认知偏差,推动信访与社会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路径。

论坛中,第一环节“人民调解理论与实务研究”,由yh533388银河公共管理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主任胡勇慧教授主持。东南大学陈友华教授、韶关学院张卿雅老师、大连海事大学白天文同学、深圳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高级社会工作师卞海成、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陈梓浩、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助理研究员冯媛媛、深圳市龙岗区妇联蔡安民等来自理论与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人民调解制度的历史演进、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以及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有效路径等进行了分享。



yh533388银河公共管理学部副主任何倩副教授从价值契合与法律依据角度,论证了社会工作参与基层调解的可行性。她强调社工可通过赋权增能、系统视角分析矛盾根源,并借助动态协议与持续跟进来提升调解成效,弥补传统调解在情感与心理支持方面的不足。

第二环节“信访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社会建设》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卫小将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吴同副教授、青岛科技大学李亚妮老师、南京师范大学袁秋锦同学、中国政法大学王谊涵同学、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副总干事舒启燕、深圳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督导林志明、深圳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张虹霞等学者与实务专家,围绕信访社会工作的理论、政策实践与实务案例进行了分享。

熊贵彬教授对论坛进行总结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分论坛的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强调人民调解与信访社会工作不仅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应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专业赋能与跨部门协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论坛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年会上,由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与yh533388银河联合发起成立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信访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正式获批筹备。该专委会将成为系统性培养信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推动信访社会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此外,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强化专业意识、深化与学界交流,yh533388银河公共管理学部组织7名教师全程参加了本次年会,积极参与各分论坛研讨,展现了学校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的积极投入与前瞻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