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中共yh533388银河学生工作委员会主办,信息学部学工办承办的第三期第八场红色论坛在潮白讲堂成功举办。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秦士友,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汪娟,信息学部主任王辉,党委宣传部、学工委等部门领导出席活动。各学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代表通过现场及钉钉直播方式参加。


论坛以“同绘自然共生新画卷 共书绿色发展新篇章”为主题,聚焦生态议题,奏响绿色发展青春乐章。

活动以沉浸式视频《绿脉为络——中国生态政策二十年解码》开篇,直观展现了中国用20年时间实现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的历史性转折。武术与现代舞跨界融合的《武舞共生·山河韵》以刚柔并济的肢体语言,演绎人类与自然从“征服对抗”到“和谐共生”的文明演进,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马晓颖副教授的主题分享《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乐章》则从学术视角,进一步解读绿色发展的时代内涵与实践意义,为“双碳”目标注入文明厚度。

论坛还通过人物志访谈、诗朗诵、辩论赛等形式,展现不同群体对绿色发展的多元认知与实践经验。环卫工人、校内后勤老师与志愿者代表分别从“生态卫士”成长路径、高校节能减排创新举措、志愿服务实战经验等角度,分享基层行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诗朗诵《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的赞歌》以古典诗词与现代原创诗句的交融,讴歌自然之美与生命韧性;辩论赛《实现低碳生活:科技创新更重要还是观念转变更重要》则以思辨碰撞,揭示技术革新与观念转变的双向赋能关系,引发全场对绿色发展路径的深入思考。

在“青春护绿·薪火相传”环节中,张若亭同学以《运河弦歌谱新篇》为题,通过大运河生态保护案例,展现青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冉婧琪同学则以《北京市公共行为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为题,基于500个观测点的调研数据,呼吁公众以日常行为守护生态环境。最具创意的环保签署仪式上,师生扫码承诺的环保行为实时转化为虚拟树干上的绿叶生长,当屏幕上的“生态之树”从光秃变得枝繁叶茂,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活动在杨镇小学合唱团与大学生的合唱中落幕,在《把未来点亮》的旋律里,孩童与青年的歌声交织,恰似生态火炬的代际传递。

活动后,马晓颖进行了现场点评,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高质量、高水平,鼓励大家以此为契机,让“绿色基因”成为青年成长的鲜明底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更多“青春护绿”的生动篇章。

此次论坛是对“大思政课”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青春叙事。通过多维场景构建与代际对话,为青年学子打开了观察生态文明建设的立体视窗,成为融合红色文化与生态理念的一场思想盛宴,也充分展现了yh533388银河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成果。